从去年开始,中国葡萄酒的“机遇说”便不断被业界提及。中国酒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1—6月,全国葡萄酒产量13.57万千升,同比增长1.24%。随着消费需求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葡萄酒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今年,中国葡萄酒产量有望达到50万千升、销售额达到150亿元、利润达10亿元。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刘世松告诉记者,为向好发展振奋的同时,中国葡萄酒产业也要正视当前挑战,并提出了建设中国葡萄酒根据地的观点。
中国葡萄酒触底反弹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由于国际运费上涨、国际环境和政策变化等因素叠加,在一定程度上为国产葡萄酒品牌留出了一些市场空间。政策与市场大环境的利好,正在逐一兑现,中国葡萄酒释放出触底反弹的信号。相关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1—5月,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36.2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9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22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91.02%。同时,葡萄酒上市公司的一季报和部分已发布的半年报都显示出,多数企业告别“负增长”,开始迈入营利双收的上升通道。
刘世松认为,来自经济大环境、产区政策和市场需求三个方面的正向反馈,助推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向好发展。从政策层面来看,7月10日,宁夏葡萄酒综试区在宁夏闽宁镇贺兰红酒庄会议中心正式挂牌。这是全国首个特色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国字号”招牌标志着宁夏贺兰山葡萄酒产业进入国家战略。政策利好下,宁夏产区并提出“力争2025年,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实现综合产值1000亿元左右,力争到2035年,实现综合产值2000亿元左右”的目标。新疆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产区提出,到2025年,全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种植环节收入40亿元以上、葡萄酒加工环节收入470亿元左右,酒庄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带动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收入300亿元以上。山东烟台在此前制订出台了《烟台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印发《关于促进烟台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烟台产区提出,将促进葡萄酒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朝500亿元产值迈进。不仅有政策扶持,基于物流、供应链等各方面考虑,国产葡萄酒迎来窗口期。
国产葡萄酒正在享受“新国潮”“新国货”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好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刘世松表示,中国葡萄酒目前需要面对的挑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外因: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实体经济长期下滑,国际贸易竞争激烈;国内的经济减速换挡,从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疫情带来人员短缺、资本转向、消费观念改变等问题;管理、人力、物流仓储、推广传播等成本大幅提升。二是内因:中国葡萄酒产业对全球化资源配置国际资源整合不够;产业融合发展质量不高,中国葡萄酒产业当前关注较多的是一二产的融合,二三产的服务、文化融合方面尚显不足,产业结构优化、生产效率提升、价值创造扩大的动力不够;科技研发、人才、资金等关键要素支撑能力不强;产业机制内生活力不足,知识链、技术链、服务链与产业链脱节,产业、产区赋能不够;产区品牌提升路径不多,产区核心表达缺特色,产品质量表现缺个性,文化传播表现缺人文;知识产权等市场秩序的管理措施不力。
建设中国葡萄酒根据地
中国葡萄酒如何保持当前向好势头,继续“开疆扩土”稳住正增长?刘世松认为,要着眼于产业、产区、品牌,建设中国葡萄酒根据地。
建设产业根据地
“事实上,中国白酒行业学习了葡萄酒行业很多优秀之处,目前提出的白酒酒庄、白酒产区等都来自葡萄酒行业的发展经验,但葡萄酒反而没有借鉴白酒的市场营销模式、技术创新和评价体系,导致目前中国葡萄酒在市场上显得‘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刘世松表示,中国葡萄酒要在管理创新、风格塑造、市场建设、文化价值等方面发力,建设产业根据地。要充分借鉴国际先进葡萄酒国家产业发展经验,融合中国特色的风土、风俗、风情、风味,开展中国葡萄酒的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具体实践,创新形成中国风土、世界品质的中国葡萄酒风格特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在牢牢稳固中国葡萄酒市场根据地的基础上,要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树立起与国家形象相吻合的葡萄酒强国地位。
建设产区根据地
“近年来对中国葡萄酒产区发展规划和高质量发展研究发现,目前真正能够系统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产区较少。”刘世松认为,葡萄酒产区根据地建设至关重要,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建立完善的葡萄酒产业政策体系,发挥产区比较优势,促进葡萄酒各类要素高效集聚,增强产业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推动葡萄酒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市场链、文化链融会贯通,打造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葡萄酒产区根据地新格局。“宁夏正式挂牌成立国家葡萄与葡萄酒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试验区方案囊括了葡萄园、酿造技术、品种创新以及各种模式的运营思路,这样系统的产区发展规划值得期待。”
建设品牌根据地
刘世松提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国际化、市场化、差异化为方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生产和消费升级需求,持续推进原料生产力、技术创新力、资源控制力和品牌影响力建设,全面提升中国葡萄酒产品吸引力、竞争力、文化力,使中国葡萄酒市场真正成为中国葡萄酒品牌根据地。“建设品牌根据地的战术重点是原料生产力、技术创新力、资源控制力、品牌影响力、文化价值力。”刘世松进一步解释,原料生产力更多体现的是葡萄基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吻合乡村振兴战略;技术创新力包括产业链、技术链和知识链的融合;资源控制力包括地方资源、政府资源、市场资源的整合与把控;品牌影响力是企业从管理、产品到市场和消费者影响力的塑造和提升;“文化价值力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葡萄酒是文化和产业融合的结合体,要做好葡萄酒文化的普及,培育消费者,引导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放心消费”。